實體零售轉型新零售,首先是形式的轉變。主要有三種形式:線上線下融合O2O、零售+體驗式消費、零售+增值服務。
再者是內涵的轉變,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新零售使得實體店不得不重新審視與供應商的關系。在新零售的環境下,實體店的經營者應該調整戰略思維,摒棄長期的“二房東”為主流的招商思維,重新審視與供應商的合作關系,樹立與供應商“共生、共創、共贏”的平等合作伙伴關系。將供應商的品牌和商品視為實體店自身的品牌和商品,即樹立以經營為中心的“自營”思維,參與供應商的商品管理、促銷管理、庫存管理等,共同為顧客提供服務。通過顧客服務的增值來形成供應鏈上的“利益共同體”,在銷售增長的情況下實現合作伙伴之間的利益分成,才能共同推進零售生態圈的建立。
新零售是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經營模式。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的商品經濟,現在仍在影響著實體店經營者的思想,雖然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觀念在20多年前就已提及,但實體店很少去思考消費者的需求。在新零售市場環境下,必須轉變思想,樹立以顧客為中心的觀念,把握顧客的消費體驗和本質需求。
新零售需要打破以往以自我為中心的經營模式,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場景式、情景化的消費模式。真正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定位,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感知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的特點。
品牌商與零售商以消費者為中心,利用數字技術隨時捕捉全域信息,感知消費需求,完成供需評估與即時互動,激發消費者潛在的消費需求,提供給消費者全渠道、全天候、無縫融合的消費體驗及服務。
新零售市場環境下,各種新型零售業態出現,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行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營者要及時抓住消費者的變化趨勢并不斷做出調整。
如上海大悅城的樓頂魔天輪形成的約會地標、成都太古里的極奢文化等,均是適應當前消費群體特別是80后、9后年輕一代的消費需求而開設的實體店,以時尚、個性、體驗為經營核心而打造的受年輕人追捧的社交場所。
新零售,對于線上、線下零售企業來講,就是去除傳統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經營模式,重新建立以用戶為核心的體驗式經營模式。這是消費者變化的強烈需求,也是新零售變革的強烈需求。消費者在哪兒,實體店的服務就應在哪兒。一切均要圍繞顧客的需求而轉變,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只有這樣,線上線下零售才有可持續的未來。最后一點:管理方法的轉變,咱們在下一篇內容再繼續聊。
相關閱讀:業務量翻倍的秘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