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實體店經營管理上采取“粗放型物業”管理方式,對供應商只是一味地“管理”,很少有“服務”。這在具有較大國資背景的實體店更為突出,特別在其經營者年齡老化的情況下,更是嚴重圍繞消費者為中心的管理方式觀念的轉變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如北京僑福芳草地的藝術裝置營銷。芳草地有“商場中的798”之稱,與專業藝術場所不同,芳草地像一個小的“798藝術區”,營造出濃厚輕松的藝術氛圍。
芳草地并不是以藝術品的存在增加購物中心的氛圍,而是在開發前就把藝術當作整個項目的一部分,把購物和藝術共存作為研究重點,把藝術與商業結合在一起,提供人性化服務,最大可能地為消費者考慮。顧客在藝術區待的時間越長,就越有購物的可能。這種精致化的細節管理方式,用藝術品來克服消費者對購物中心的審美疲勞,在享受服務的同時輕松購物。
在新零售下,要讓顧客在實體店的選品、下單、支付、物流、售后、評價、分享等傳統交易環節更加便捷,體驗感更強。實體店要做到以下幾點:
精致化管理過程中的量化和數據化管理,將為實體店帶來可衡量、可考核、可分析和可運用的大量數據,將這些數據轉化成更加強化管理細節的服務顧客、服務供應商的“資源”,并通過將數據資源、硬件環境和軟性管理相整合,實現實體店的升級發展。
新零售環境下,實體店實現從思維、觀念、方法等方面的革新轉變已迫在眉捷,誰真正掌握“新零售”所代表的內涵和精髓,誰才能更加靠近消費者,就能在新一輪的競爭中有更多的勝算。
傳統零售已老,新零售來了。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經營模式,正在改變中國零售行業的傳統思維和發展策略。